做餐飲的,是“坐”商,和那些提著籃子、擔著擔子沿待叫賣的“行商”不同,這當然是傳統(tǒng)的理解。隨著飯店越開越多,餐飲也應該嘗試改變既定的模式,琢磨些新鮮花樣,在“促銷”上多做些文章。
飯店是一種產(chǎn)品,同樣應該拿出去“推銷”,就像其他企業(yè)一樣。選擇一些業(yè)務員,經(jīng)常到駐地和外地單位里,將帶有圖片的宣傳資料拿給客戶看,并把飯店服務項目和開展的各項業(yè)務進行面對面的介紹,以此來建立飯店的“客戶終端”和營銷網(wǎng)絡,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坐等”客戶上門,也比在火車上和火車站里“拉客”要高明得多。飯店的主要產(chǎn)品是餐飲,除了在上述活動中重點推薦餐飲產(chǎn)品之外,餐飲“外賣”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后廠前店,是在加工肉制品、熟食制品的企業(yè)中,在店鋪后面進行生產(chǎn)和加工,而在前面店面上進行銷售,現(xiàn)做現(xiàn)賣新鮮快捷,深受歡迎。如果產(chǎn)量很高,賣不完,還可以建立銷售網(wǎng)點銷售,也可以利用別人的現(xiàn)成的網(wǎng)點“寄賣”。做外賣要“活絡”,不能“死腦瓜骨”,在“一棵樹上吊死”。眼下那些賣熟食的,就知道用塑料袋讓顧客拎走,如果也像賣糕點似的,弄個盒子將各種肉制品裝在其中,以“禮品盒”的方式外賣肯定會大行其道。同樣,無論是誰和做什么買賣,都要將眼前手下的這篇文章做足,別總是這山望那山高,人家干什么干好了,你就“拷貝”人家。即使是一家“豆腐坊”,也可以通過“后廠前店”等方式,把買賣做“火”。后面生產(chǎn)加工,前面接到顧客,賣豆花兒、豆芽兒、豆腐,甚至可以開個“豆腐宴”。顧客在這里用完餐,還可以買些豆干、豆?jié){等回家再用。店內學堂,如今有廚師上門服務的,但還是不如消費者自己將其“手藝”學會為好。在飯店內開設“家庭廚師學!保瑏沓燥埖娜,來一次學一個菜,學一個菜就掌握一點兒烹飪的基本技法。日子一長,飯店增加了收入,顧客學會了烹調。而一旦“學會”,他還會再來,因為“烹無止境”。他還會帶好多人來,觀摩、切磋、演習和操練,你那飯店會“火”成啥樣?不要“一刀切”,要找出自己的特點,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特點來提供“獨特”的服務。大型飯店因為信息靈通,市場調查深入,可以將自己編排的具有消費趨勢的“時令菜譜”定期“賣”給中、小飯店,他們肯定愿意花這筆錢。還因為技術力量雄厚,可以定期定向為中、小飯店代培廚師。中、小飯店可以為顧客提供送餐等外賣業(yè)務,大型飯店也可以劃出一塊地方,搞“大眾餐廳”,利用自己的環(huán)境優(yōu)勢和中、小飯店爭奪普通消費者。反過來中、小飯店也可以到大型飯店里開設“風味閣”,“特色間”等,靠自己的“絕活兒”打入高級酒店。許多小吃、名飲已經(jīng)進入了百貨商場的“飲食區(qū)”,再進一步還可以進入居民區(qū)、工廠區(qū)、學校區(qū),把那些“三無”的“餐飲游擊隊”擠跑搞“黃”;而那些散兵游勇式的烹調車、小炒車、送餐車,只有在統(tǒng)一進貨、統(tǒng)一質量標準、統(tǒng)一衛(wèi)生保障等基礎上,以“集團”的優(yōu)勢出現(xiàn)。才能既賺到錢又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餐飲業(yè)有淡旺季之別,淡季里要以“外賣”補充“內賣”的不足。廚師和服務員有忙閑之分,沒必要讓大家都守著“點兒”,把他們變成“鐘點兒工”。閑下來沒事干,去“外賣”,做“凈菜加工”和“熟食加工”等,大家都賺了“多余”的錢,又沒有影響“主業(yè)”,真是好事一件?傊,現(xiàn)在餐飲的賺錢,不易,但也不難。只要思維活躍,頭腦靈活,“變著法兒”的做下去,餐飲的大戲,才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