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家公司開始限制其熱銷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時,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擁有產(chǎn)品的特權轉化為一種體驗。比尼娃娃:這是由一家私人公司生產(chǎn)的玩具。比尼娃娃費盡心機來確保這種毛絨玩具的稀缺性,它限制每種型號動物玩具的產(chǎn)量,停止生產(chǎn)某個熱銷的品種,同時嚴格限制在任何一家商店或經(jīng)銷商手中留存任何類型玩具的數(shù)量。
2003年滿10周歲的比尼娃娃(BeanieBabies),一只雖然不過才賣五六美元,但是卻讓它的締造者泰·沃納在10年之內(nèi)成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成就了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而這傳奇故事的開始,就在于泰·沃納那顆驚人的行銷腦袋。
“比尼娃娃”家族熱
1998年7月7日,美國丹佛市舉辦了一場棒球明星賽。每位入場的球迷,都獲贈一只價值五六美元的絨毛玩具熊。當球賽結束,球迷抱著絨毛玩具熊走出球場時,已經(jīng)有人站在出口喊價,要用100到150美元買下小熊。
不過,那些當場割愛的人隨后就知道自己賠大了———他們從當?shù)氐馁徫镱l道赫然發(fā)現(xiàn),小熊價格已經(jīng)飆到599美元!
這只風頭壓過棒球明星的玩具熊只比巴掌大一些,身體里頭填著豆子般的保麗龍顆粒,由此它又有了一個可愛的名字———豆豆。它不像傳統(tǒng)填充玩具一樣被塞得緊緊的,所以看起來有點軟趴趴,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你才可以隨意擺布它幾種姿勢。它的耳朵上縫了一張紅心卡片,上頭印著它的名字:“喜悅熊”(lorytheBear)。
喜悅熊之所以身價不凡,在于它屬于“比尼娃娃”家族,而收集豆豆,正是歐美當時的全民運動。每只豆豆都有讓人愛不釋手的造型、獨特的名字、屬于自己的一首詩,讓人容易對他們產(chǎn)生特殊的感情。而最能宣告它們身份的,莫過于那張紅心卡片上頭印的兩個字母了。少了這張身份證,這些絨毛玩具再可愛,也不可能暴漲到500至600美元;不會有玩具店在把它們上架之前,先雇傭臨時警衛(wèi)以應付仿佛搶劫似的顧客,也防備女士們?yōu)榱藫屬,在排隊時大打出手。當然,更不可能在10年之內(nèi),造就一個身家60億美元的大富豪。
問世低價更暢銷
這位大富豪名叫泰·沃納(H.TyWarner),是創(chuàng)造比尼娃娃的泰股份有限公司(TyInc.)的老板,在福布斯全美400大富豪當中,他高居第30名。如果你聽過他的大名的話,那就怪了,因為他是出了名的不愛出名。10年來,他只接受過兩次訪問,大致談及他的事業(yè),其他的任憑大家去猜測。
在比尼娃娃問世之前,泰·沃納已經(jīng)在玩具業(yè)打滾多年。1986年他自立門戶,成立了泰股份有限公司。他一面自己設計絨毛玩具,一面思索公司的發(fā)展方向。他注意到,當時市面上的絨毛玩具大都是10到20美元,而價位低的玩具卻“無一不是垃圾”。于是,他設計了一批九款、小朋友用零用錢就買得起的比尼娃娃,并在1993年芝加哥玩具展上首度亮相。
這批后來被稱為“原始九款”的豆豆們,質感好、價格低,造型簡單可愛,具備了成功玩具的基本元素。不過讓它們大紅大紫的,還是泰·沃納一連串讓人拍案叫絕的行銷策略。
只收現(xiàn)金的硬方式
首先,他只賣給小禮品店,堅持不和大型玩具店或商場打交道。他說:“賣給他們,等30天都收不到錢!边說:“只要我不選容易的路走,只要我不把東西賣給那些會把我的玩具亂堆成一箱的大連鎖店,我的生意就能持續(xù)發(fā)展,而且會很多年不斷發(fā)展!彼f,他很早就認識到“和四萬家店做生意比和五家來得好,比較辛苦,但是有助于公司的永久性持續(xù)經(jīng)營和利潤!
他領著二百多名接單員和送貨員,在位于伊利諾州奧克·布魯克的簡陋辦公室,直接和全國數(shù)千家小店做生意。他做生意的方式硬得很:只收現(xiàn)金,信用好的店家才可以開15天的支票。而且,每家店的進貨量嚴格管制:每個月同一款豆豆最多只能進36個。
他沒料錯,比尼娃娃果然以驚人的速度從一家家小店架上消失,每天五萬個要求補貨的電話涌進泰股份有限公司。從此,全國的小禮品店都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一有新貨到的消息(或謠言),店門外馬上大排長龍。
對于消費者來說,豆豆越難買,就越使它們的魅力難以抵擋。他們愛上了豆豆,也愛上了收集豆豆的艱辛、買到豆豆的成就感
泰·沃納就這樣不花一分廣告錢,讓豆豆之名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