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管理之超市采購的決策管理
[日期:2008-10-08 ] |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佚名 |
|
好的采購工作要求采購部門必須從市場需要和企業(yè)經(jīng)營效益出發(fā),做到采購的質量、數(shù)量、價格、貨源、落單時間、交貨時間合適。為此,必須做好采購商品單品品質、采購價格、采購批量、采購時機等各方面采購決策工作。在采購決策方面一般有主要有兩個主要的決策:
一、 采購品項決策
商品品項決定是商品采購中首先要遇到的決策問題。零售企業(yè)想要增強對顧客的吸引力,形成經(jīng)營特色,必須選擇適銷的商品。通常而言,在選擇商品品項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采購的商品要和連鎖超市的定位相吻合,要能充分體現(xiàn)出企業(yè)總體經(jīng)營方針和經(jīng)營特點;二是采購的商品要符合目標市場的需要,既要能滿足營銷對象現(xiàn)實的需求,又能創(chuàng)造和引導潛在的消費需求,通過開發(fā)新產(chǎn)品淘汰滯銷商品,建立合理的商品結構,將顧客的潛在需求轉化為現(xiàn)實需求;三是考慮連鎖超市現(xiàn)有的經(jīng)營條件,引進新商品要有能力去經(jīng)營。
一般而言,在是否引進一個新商品之前,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商品定位因素
采購中考慮商品定位因素,其目的是要使商品能更好地滿足目標市場定位,并使商品之間能相互配套,最大效用地發(fā)揮作用。采購操作中主要要求采購員按采購計劃選擇新的商品。采購計劃中商品種類分布表,往往并不是指具體的特定商品,它是指構成商品種類的單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除非特殊情況,采購商品時,要根據(jù)采購計劃進行。只有根據(jù)計劃采購,才能保證商品定位的前后一致性,減少采購工作的盲目性。
2、 商品本身的因素
主要包括機能、感覺、聲譽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機能是形成商品價值的基礎,商品的材質、結構、設計、耐久性、實用性、安全性等都包含在這方面。感覺方面以造型、外殼、色彩、商品的格調、品味、包裝等為主要要素。聲譽方面是指商品的知名度,具體地說是廠家及其品牌的知名度。
3、采購條件因素
包含價格條件、折扣條件、付款條件、附帶服務、供給能力、交貨時間等。
二、商品采購的價格決策
商品采購的價格決策,與單品品項決策一起構成了商品采購的兩大核心決策,由于價格決策和品項決策密不可分,許多人把價格決策作為品項決策的一部分。因為商品售價是決定商品是否暢銷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而售價制定的基礎又是采購價格。所以,能否以最低的價格把商品采購進來,是采購人員工作的關鍵之處。
優(yōu)秀的采購員應該是能夠有效地盡可能從供應商處獲得較好的進貨價格。經(jīng)驗、機智、與毅力都是采購人員在談判中所須要的。與供應商的談判有以下一些技巧與策略:
一、供應商哭窮并指責你的工作
供貨商如此做是不愿意作出讓步,或雖然作出了讓步,卻想得到有利條件補償其不便之處。
應對方法:那么作為商場,應認真聽取其意見,認清他們指責是否合理;或是否你還解釋得不夠清楚。若是;尋找機會向其解釋明白。但首先以誠懇態(tài)度聽,同時堅持自己的利益。
二、供應商在談判中突然保持沉默
保持沉默是想使你感到不安,促使你不斷地說話,以獲得有用的信息。屬于一種以守為攻的防御策略,也是他們在談判中經(jīng)常使用的手段,因為此時他們答應你也不好,不答應也不好,想借此有一個轉機。
應對方法: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要主動地設法讓對方將這種意思表達出來,詢問他的沉默是否意味著我們之間還有什么溝通不夠。
三、供應商常會吹自己的商品如何好
供貨商這樣做常是想給你造成一種錯覺,讓你相信他們的實力相信他的資信等等,于是讓你能很草率地答應他們的某些要求,或想讓你做出更大的讓步。如某一供貨商吹自己的價格和質量是如何的好,從而索取較高的進價等。
應對方法:不要輕信供貨商的一面之詞,在你不充分了解市場的情況下,委婉將此事緩一緩,建議將關鍵問題的細節(jié)集中在以后再談。
四、供應商會拖延時間
供貨商常會使用種種方法來拖延,以從你這里套取更多的信息,如他們希望知道你的最終條件,而自己卻以要先和老板商量等來拒絕作出決定。
我們要你們現(xiàn)在決定。在作出保證之前,也可說在發(fā)表意見之前,我們需要研究一下你的提議。
應對方法:事先周密計劃,堅守你的目標。除非雙方都有決策權,否則不輕易透露自己的底牌。
五、供應商會最后通碟,給你壓力
此時他們會說,我已盡力了,價錢不能再低,要么接受,要么算了。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試探你們的反應,為使談判進行下去,強逼你們會作出讓步。
應對方法:不要作任何承諾,你們要知道對手正密切注視著你。此時我們也不必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宜尋找一個機會,轉移到另一個新問題上。
六、供應商會使用紅臉、白臉策暗
有時供貨商會采用紅臉與白臉的策略來爭取更多的利益或更少的讓步,通過兩者的配合,擾亂你的心緒,使你答應他的要求。
應對方法:我們要根據(jù)雙方的目標距離有多大,然后在談判中少去注意紅臉人,應努力轉變白臉人(態(tài)度強硬者)的態(tài)度,設法闡述自己要求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七、供應商讓一半時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那就是在買衣服時,標價1000元,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價格壓至500元,此時你也許覺得自己很劃算,但殊不知此衣服才值100元。因此不能以供貨商讓一半就覺得他們大出血,虧本了。要根據(jù)市場和自己的實際情況,評估這種退讓是否對我們有利。如同種同質商品的不同供貨商中的一位答應給你降一半的價格,卻要求你不經(jīng)營其同類型的商品等。
應對方法:當遇到供貨商主動或輕易降價讓步時,證明供貨商有談判的意向,如上例想獨占你的市場,這時我們要試著談判更低的價格或更有利的條件。
八、供應商:我的職權有限
有時供貨商會先派一業(yè)務員來談判,然后是業(yè)務經(jīng)理,再之后才是經(jīng)理。每次談判都要你完全地投入,使你的信息完全向對方曝光,他們自己卻不輕易作出承諾,而是在他們認為有利時才立刻隨時以此表決,導致你不得不接受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談判結果。
應對方法: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形勢,向對方提出談判雙方地位不平等,談判毫無意義,你可以決策,而對方需層層請示,要求對方與你地位相當?shù)娜藛T來談,其中可向對方暗示不滿意對方這種不尊重的談判態(tài)度,施加無形心理壓力,為以后的談判埋下伏筆。
九、供應商態(tài)度強硬,為達到目的不借以威脅的方法。缺貨時不送貨是供貨商經(jīng)常使用的手段。
應對方法:我們必須分析威脅,此商品是否有替代品或競爭品,如果我們不同意,將會產(chǎn)生怎樣的損失后果。同時要向供貨商暗示,威脅我們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代價有時可能就是失去此商家。但不要正面應戰(zhàn)以免造成關系惡化。
錄入:mp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