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絡化為形式的當代信息革命,為人類豐富的社會實踐成果帶來了全面創(chuàng)新的形態(tài)——網絡文化。而作為這一重要文化承載的集中樞紐點網吧,將在中國信息化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現今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網吧還是我們普及互聯網知識、計算機知識、信息傳播,同時,為廣大民眾吸收優(yōu)秀的網絡文化、進行網絡娛樂提供基礎平臺的重要陣地。在國內互聯網建設與普及日趨完善的今天,人們對網絡無所不在的知識和信息需求越來越大,借助于這一需求,一種新文化形式應運而生,那就是“網吧文化”。
網吧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現在開網吧只想賺錢已經遠遠不夠了,還必須認真思考怎樣發(fā)揮網吧潛能,提升經營效益。這幾年,各行各業(yè)都在精心打造文化牌,如餐飲文化、洗浴文化,一時間文化熱度不減,時代在進步,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提高,“網吧文化”的建設也變的重要起來。對于有著近一億網吧網民消費群體的網吧行業(yè),龐大的基業(yè)更需要有一個靈魂來引導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以更快的速度領軍新的世紀!網吧該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力?
做品牌網吧,樹立網吧文化
對于網吧來說,多數網吧投資者在走向成功經營的道路上都會碰上絆腳石,要搞好網吧經營不僅要有良好的軟硬件裝備,而且還必須要有制勝絕招。目前網吧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仍舊是由市場決定的,網費還是網吧生存的基礎,這種普遍的經營模式既然存在就應該是合理的,改善網吧經營現狀,提高消費者忠誠度,是網吧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做品牌網吧,規(guī)范經營,打好文化牌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的層次和深度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經歷了產品、服務、品牌競爭等多個階段,而當今品牌競爭越來越顯得重要。一件功能相同,質量差不多的商品因品牌的不同而價格迥然不同,而品牌競爭最深刻的東西就是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的競爭。一些企業(yè)不惜耗費巨資邀請劉翔代言廣告,就是為了打造企業(yè)的文化品牌。從產品競爭、服務競爭到品牌競爭,無疑文化牌越來越重要,80年代強調產品質量,90年代強調服務水平,現在突出的是品牌優(yōu)勢。這種市場取向的變化也影響到網吧戰(zhàn)略,如果不及時考慮網吧的品牌與定位,不建立特色的網吧文化,并以此作為核心,很可能將在未來網吧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文化牌”應該成為精明網吧經營者修煉的“功課”。
網吧樹立文化,關鍵是確定自己的定位與特色。如果網吧對自己的優(yōu)勢究竟在哪里缺乏清醒的認識,結果無疑是別人修廟,自己就跟著建仿古建筑,忽略了文化的內涵和差異性,千篇一律。創(chuàng)新不夠,墨守陳規(guī)將使企業(yè)很難取得長足發(fā)展,如有的網吧幾年下來慘淡經營,而有的網吧逐步發(fā)展,穩(wěn)定盈利,并開出多家分店,形成連鎖,其中的差異是值得深思的。
現在很多經營者可能已經逐步關注網吧文化,但是多數人對文化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較低層次,或者說是非常簡單。多搞一些標志,在網吧場所墻上掛些字畫、擺些展品,認為這就是“文化牌”的大有人在,這種類似的所謂文化主題網吧,無疑是行尸走肉,其結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盡管這些也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但還遠遠不夠,并沒有抓住文化的內涵。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網吧不僅可以成為數碼(促銷產品 主營產品)娛樂體驗中心、信息內容服務中心,還可以成為數碼產品展銷中心、網絡增值服務中心;不僅可以成為遠程教育培訓中心,電子競技比賽中心;不僅可以成為電子政務網點,也可以成為電子商務網點。這些不斷擴展網吧增值服務項目,都是網吧文化的表現形式,都是可以打的“文化牌”。筆者認為文化牌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經濟上,只有推動網吧服務,為網吧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新的增長點的文化牌才是好牌!
發(fā)揮網吧文化的巨大作用
要發(fā)揮網吧文化的作用,需要精明的網吧經營者,需要把網吧文化作為特色來經營。網吧文化除了給網吧帶來生產力外,在網吧增值業(yè)務和其他業(yè)務杯水車薪的狀況下,避免了競爭的同質化,在一定程度上調整網吧的經營結構,實現資源優(yōu)化、重組,推進網吧改革發(fā)展。除此以外,網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將改變人們對網吧不好的看法,矯正人們的偏見,提升網吧的社會形象。網吧將通過承擔更多信息傳播、文化傳播、自由使者的新角色來替代在人們心中的被固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