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節(jié)目里也有類似美國奧普拉一樣的訪談節(jié)目,但是不一樣的地方不是談新書,而是談娛樂,著名的“志云飯局”成了香港娛樂明星的會客室,主持人則是香港無線電視的總經(jīng)理陳志云,邀請的嘉賓則是香港生生不息的娛樂人物。有的時候覺得香港娛樂圈的熱鬧是整個中國內(nèi)地娛樂圈不可以相比的,一個人口和面積都有限的城市,居然活躍著那么多的明星和各種娛樂事件,提供給天天營營役役的香港市民無窮的話題。
飯局這樣的叫法,實在很有意思,中國人吃飯是借口,不談事情的話那叫做美食家試菜。即便是美食家試菜,也是媒體和餐廳之間的一件大事,不過我曾經(jīng)被朋友帶去一起試菜,的確和神農(nóng)嘗百草不一樣。神農(nóng)是一個人去深山老林,美食家試菜是前呼后擁,遇到經(jīng)常上電視的著名美食家,還會有端菜的小妹偷偷說這個人看上去很眼熟。是啊,電視的作用不就是混個臉熟嘛!吃飯的時候遇到好客的餐廳主人還好,遇到話不投機的時候,一桌人悶吃,主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尷尬的陪著笑臉,無非期望來試菜的美食家們可以吃出文化吃出感覺。
但是一般人約飯局基本上都有事情,所以造就了中餐廳的怪現(xiàn)象:越是高級的餐廳,大堂越是小包房越是多。如果說因為中餐廳過于喧嘩吵鬧,不適合談事情,那么之前看到一個在紐約金融界混跡多年的大陸專欄作家,談到紐約的金融大鱷談交易,據(jù)說甭管多大的金額似乎也都是在餐廳的大堂見面,只是他們會選擇一個大家可以看見他們但是一定聽不見他們的角落位置上竊竊私語。國內(nèi)最好的私密餐廳大堂,應(yīng)該是香港人創(chuàng)建的利苑餐廳,大堂里坐位位置分隔的恰到好處,因為你可以隱隱約約聽到隔壁的只言片語,但是永遠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這樣的位置安排的確需要花些心思。這種喜歡不被打擾的隱私要求,最后在大陸紅極一時的保齡球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居然出現(xiàn)了有包房的球道。不過打球的情景在隔壁的人看起來也是很恐怖的,你只可以看見一只只的保齡球滾出來,卻不知道何人發(fā)球。顯然喜歡進包房的,除了臉熟的電視明星之外,更多是羞于見人的名人。飯局吃得久了,就喜歡自謙的說哪一家是我的飯?zhí)茫前,?jīng)常在新聞上看到某些小鎮(zhèn)的政府工作人員開白條就把一間鄰近的餐廳給吃垮了,不過飯?zhí)煤褪程米畲蟮牟煌褪鞘程脹]有包房,沒有密謀于室的臺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