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個結婚旺年,很多明星也都扎堆在08年結婚了。由此給婚紗禮服店也帶來了更多的生意機會。但是,2009隨著金融危機的侵襲,一切似乎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如意。要想經營好一家婚紗禮服專賣店并不容易,它的經營狀況如何,跟商品的定位和進貨的眼光很有關系。也就是說,除了要有良好的銷售方法外,最基礎的一點是要“把”好進貨關。
在這個進貨關上,不僅要知道進貨的地點、各批發(fā)市場的價格水平和面對的客戶群,還要了解婚紗禮服專賣店針對客戶群的喜好、身材特點,更重要的是要會淘貨,要煉就一雙選貨的火眼金睛。這些都是這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沒有幾年的歷練是不可能達到如火純清的境界的。
婚紗禮服進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適銷、適量,但兩者很難掌握準,這中間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暢銷的款式量不夠或者進貨量大的款式銷售不理想的情況。特別是很多人初次開店的時候因為眼光不準,都在第一次進貨時吃過大虧。有的同行甚至笑稱:開婚紗店的第一批貨都會積壓,所以最好第一批少進一些貨。
婚紗禮服專賣店的經營者在進貨時會面臨各種困惑,諸如是該選自己喜好的款式,堅持自己的品味,還是應該選擇更潮流化的商品?是聽從批發(fā)商某個款式好賣的建議,還是只挑選自己中意的花色?這些問題,從開業(yè)之初便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店鋪的投資者們。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實地去考察。到廣州、深圳、蘇州去,自己實地考察貨品的款式和質量。中式禮服可以多進一些,西式的婚紗可以少進一些。因為按照目前我國的民俗舉辦婚禮的時候,中式禮服是必備的,每個新娘肯定都會買一套中式禮服。西式婚紗可能只是選購或者租賃而已,相對來講需求量要小很多。
貨品選對了,是第一步,把握“快、準、狠”。但是,準確進貨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市場調查,還有做詳細的計劃。比如,掌握當地市場行情:出現了哪些新品種?銷售趨勢如何?社會存量多少?價格漲勢如何?購買力狀況如何?還有是編制進貨計劃,當然在進貨過程中也可應變修改。三是在進貨時,到處轉一轉,多做比較,然后再著手落實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