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很奇怪的一種感覺,在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這首當年曾經紅遍全中國的歌曲《小草》。小草,總是默默地生長著,不經意間積雪消融,不起眼的小草鋪綠整個大地時才為人所注意。中國的化妝品專營店就象這歌中的小草一樣,當行業(yè)和媒體都來關注時,它已經成為國內繼百貨商場、超市后的第三大終端,更多的媒體和專家甚至猜測以后專營店將躍居國內第一終端的地位。各種媒體開始連篇累牘地報道關注著化妝品專營店的一舉一動,國際國內、高端大眾各式的品牌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來參與化妝品專營店。
筆者也是一個化妝品專營店主,開店有十幾年了,也算是這草地中的一株小草。今年加入到一個化妝品專營店主QQ群(群號68512154),近兩百名化妝品專營店主每天聚起談論一些化妝品專營店管理方面的話題。最近幾天,在談到化妝品專營店將來是何格局時,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在幾天的爭論中,我們終于達成了一個共識,對于現(xiàn)有的化妝品店老板們而言,化妝品專營店這個行業(yè)已經是危機重重,殺機四伏。
當所有人都認為是機會來臨的時候,迎接我們的就將是前所未有的危險,F(xiàn)在的化妝品專營店就仿佛是前年的基金,當連基金和雞精都分不清楚的老太太也要擠著排隊去購買時,基金已經注定要成為一個陷阱。當所有的羊群都集中到一個草地的時候,草地就會消失。未來幾年化妝品專營店將會成為一個競爭慘烈的紅海,至少三分之一現(xiàn)有的化妝品專營店可能會消失在這場競爭之中。
化妝品專營店即將面臨的競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一、商場超市的覺醒――商場超市化,超市商場化
近年來,百貨商場和超市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使得市場又出現(xiàn)了新的細分趨勢,很多百貨商場和超市重新定位。超市開始追求“商場高檔化功能”,商場追求“超市大眾化效果”。名牌服裝、高檔化妝品開始進入超市,家電、平民化妝品重新進入商場。在部分商場和超市發(fā)達的一二線城市區(qū)域,90%以上的日化銷售集中在商場和超市,化妝品專營店難以生存。
化妝品專營店能夠生存、發(fā)展、壯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早期的百貨商場和超市對于專營店經銷的品牌的顧客群的需求的忽視。當商場和超市這些大賣場開始注意到被化妝品專營店搶走的那份蛋糕是如此巨大的時候,我們原有的品牌優(yōu)勢、會員服務優(yōu)勢將蕩然無存。
僅以湖北省的中百倉儲為例,除了原有的妮維雅、卡尼爾、美寶蓮以及國內中低檔洗滌、護膚、彩妝品牌外,歐萊雅、泊美、玉蘭油、羽西以及目前在湖北非常強勢的二線品牌如安尚秀、巧迪尚惠、自然堂、金珀萊也都入駐中百倉儲,而這些品牌基本上是湖北化妝品專營店銷量最大的品牌。
二、新賣場勢力的崛起——化妝品B2C和C2C網(wǎng)店
先讓大家看CNNIC公布的幾個數(shù)據(jù):
在2007年僅淘寶網(wǎng)上的網(wǎng)商們共賣出26億元的化妝品,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171%。這一數(shù)字,超過了2005年雅芳中國6000家門店的銷售總額。
2008年對中國網(wǎng)絡零售而言更是一個里程碑:中國網(wǎng)絡零售行業(yè)首次突破了三個“1”———全國網(wǎng)絡零售消費者數(shù)量突破了“1”億,交易額突破了“1”千億元人民幣,占據(jù)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超過“1”個百分點。
再看看2008年出版的《中國化妝品終端變革》中樸上海的《韓國化妝品店發(fā)展歷程及趨勢》一章中分析韓國化妝品專賣店從九十年代的2萬家,降到1萬家時,分析的第一外部因素:
(1)網(wǎng)上購物的熱潮,直接沖擊著以價格取勝的化妝品店,化妝品店失去了價格競爭力;
網(wǎng)店,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零售業(yè)態(tài),更低的費用、更低的價格,對實體化妝品專營店已經產生了沖擊。淘寶、易趣、拍拍、有啊聚集了幾十萬個C2C化妝品網(wǎng)店,其中不乏日均銷售過10萬元的超級網(wǎng)店。
新浪、網(wǎng)易、卓越、當當?shù)却笮蜕坛,NO5、草莓網(wǎng)、綠茶網(wǎng)、紅孩子等化妝品網(wǎng)店,這些B2C的規(guī)模與實力是現(xiàn)有化妝品連鎖店無法抗衡的。
雖然網(wǎng)店目前還存在著假貨、支付、物流等問題的困擾,但網(wǎng)店銷售的幾何倍增的速度是化妝品專營店無法比擬的。2008年化妝品社會銷售年增長率15%,網(wǎng)絡銷售的增長率是171%。不遠的將來,化妝品的網(wǎng)店也會躋身化妝品銷售渠道的主流。
三、民族品牌的無奈——逼上梁山的專賣店和專營店
化妝品專賣店和化妝品專營店是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專賣店是指只賣廠家某一個或數(shù)個指定品牌的店,專營店是經營某一特定范圍或類別商品的店。
在中國銷售的國際國內品牌多如牛毛,很多品牌都無法躋身當?shù)氐纳虉龀谢蚧瘖y品專營店渠道,尤其是國內的二三線民族品牌,迫不得己,自己開發(fā)渠道,搞專賣店或專營店。
現(xiàn)有的化妝品專賣店如佰草集、詩恩碧、匯美舍、十二月坊等等為代表,走精致化路線的專賣店,有專業(yè)美容顧問指導、免費皮膚分析、教授彩妝、自助試用新品等附加服務。眾多的小型美容院事實上也就是化妝品專賣店。這些專賣店的規(guī)模不大,所以在一個城市內可以存活很多家不同品牌的專賣店,同一個品牌的專賣店也能存活很多家,形成螞蟻軍團效應。
民族品牌自營或加盟連鎖的化妝品專營店,這些專營店規(guī)模要比專賣店大,對現(xiàn)有化妝品專營店的經營威脅也大的。很多國內品牌的化妝品專營店除了部分直營外,更多的是走加盟連鎖。如婷美的嬌蘭佳人、珀萊雅的珀萊雅專營店、索膚特的松本清、丁家宜的悅榕。據(jù)說采詩也即將推出自己的化妝品專營店,就在查找這方面資料的時候,在卓博網(wǎng)發(fā)現(xiàn)了絲寶集團大量招聘化妝品專賣店店長和店員的啟事,雖然不清楚絲寶是否也有意開化妝品專賣店。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化妝品品牌進入化妝品專賣店或專營店的隊伍,建設自己的專營店或專賣店渠道。
四、化妝品零售巨鱷的擴張
2008年莎莎、屈臣氏、絲芙蘭、萬寧等國際巨頭在中國的擴張繼續(xù)加速,特別是全球第一大的個人護理用品連鎖——屈臣氏已經開始在二線城市布局。2008年屈臣氏新開了100家店,目前已經在中國內地達到800家,目前正以每三天增開一家的速度增長,2010年全國達到1000家將不再被人笑話為癡人說夢。
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開設內地第一家店。此后的l6年,屈臣氏卻一直是“閑庭信步”般的發(fā)展模式。那時候的營銷專家們還斷定屈臣氏在中國內地市場水土不服,但是,從2006年開始,卻“大步流星”似的開始了“大躍進”式的“圈地”運動。在中國,每天屈臣氏的采購團隊以及自有品牌(OEM)作業(yè)團隊都在積極搜尋和網(wǎng)羅各種獨特新穎的產品信息,以達到每周為消費者帶來兩百個驚喜的目標。
這些國際巨頭在中國內地如何選址開店、會員發(fā)展、日常管理、每周促銷、人才培養(yǎng)等已經有了整套成熟的操作,進軍二三線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五、國內化妝品專營店地方諸侯的群雄割據(jù)
遼寧美程在沈陽、鞍山、天津、秦皇島和大本營遼西地區(qū)開設了49家化妝品連鎖店;河北東大日化獨霸保定,連鎖店達到285家;四川金甲蟲橫跨四川、云南、貴州三省,連鎖加盟店達到60多家;廣西惠之林擁有了28家門店和2個配貨中心;廣東千色店跳出深圳,在華東地區(qū)已經有全資連鎖店70多家;福建小李百貨擁有連鎖店39家;浙江全雅短短六年發(fā)展到16家連鎖店,其中一個單店年營業(yè)額超過2000萬。就連地處大西北的甘肅澳亞加盟網(wǎng)點也達到了58家。
這些各地的豪強都不會偏安一隅,伺時機成熟,終將逐鹿中原,問鼎天下。
六、藥妝店
在日本,藥妝店遍布大街小巷,甚至有超過便利店的趨勢,主要經營藥品、日用品和化妝品。
在中國,現(xiàn)有藥店大約35萬家,遠遠超過現(xiàn)有的12萬家日化店。目前一二線城市的藥店基本上已經開始銷售藥妝。進口品如薇姿、理膚泉、雅漾、清妍、麗芳絲等相繼進入中國藥妝市場,國內的白大夫、同仁堂、片仔潢、李醫(yī)生等也相繼推出藥妝產品。當所有的藥店都開始經營藥妝的時候,整個化妝品市場將有多少份額被藥店占有?
七、其它行業(yè)零售巨頭或資本勢力
據(jù)傳言早在2005年,家電零售巨頭國美就開始嘗試大賣場形式的化妝品店或藥妝店連鎖。國美在家電零售市場所到之處,就徹底的改寫當?shù)氐募译娛袌龈窬。當所有人都看好化妝品專營店的時候,難免會引來真正的大鱷。現(xiàn)有的化妝品專營店還根本沒有找到擴張全國的模式,而這些已經大獲成功的零售巨頭們,一旦試水化妝品專營店,將會掀起一場狂風駭浪,徹底改寫中國化妝品市場的格局。
化妝品專營店的藍海已經結束了,殘酷的紅海競爭已經到來。